今日冬至,昼短夜长。
逢壬数九,饺圆御寒。
宵日今归,盼春有期。
不畏寒雪,共话廉洁。
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,冬季的第四个节气,今日(2023年12月22日)11时27分9秒正式进入冬至节气,这一时刻斗指子,太阳黄经达270°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,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。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,这天过后它将走“回头路”,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,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。
历史渊源
冬至是一个吉日,如《汉书》中说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。”过了冬至,白昼一天比一天长,太阳回升,是一个太阳直射点往返循环的开始,应该庆贺。冬至后便进入“数九”,民间流传的歌谣是这样说的,“一九、二九不出手,三九、四九冰上走,五九、六九沿河看柳,七九河开,八九燕来,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。”唐朝白居易有诗云:“邯郸驿里逢冬至,抱膝灯前影伴身。想得家中夜深坐,还应说着远行人。”
物候现象
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冬至分为三候:“一候蚯蚓结;二候麋角解;三候水泉动。”意思是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,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。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,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,太阳高度自此回升、白昼逐日增长,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。
传统习俗
古人把冬至看作“大吉之日”,在时年八节当中,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立春岁节。冬至节,民间历来十分重视。据现存著作记述,周人(陕西一带)以冬十一月为正月,冬十一月一日为岁首。周人的冬十一月一日岁首与现行“二十四节气”的冬至日期在同阴历十一月,因此有说从周时期起周人就有在冬至(十一月)祭祀的活动。在中国南方地区,有冬至祭祖、宴饮的习俗。在中国北方地区,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。
冬至话廉
土圭测影定冬至,严纪实风守廉心。据史料记载,冬至这一节气的制定是源于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,测得日影最长的一天,即冬至。这一历史渊源蕴含了中华民族遵循天地规律和人法规矩的优良传统。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,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党规制定、党纪教育、执纪监督全过程都要贯彻严的要求,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。”全院干部职工要积极学习历史传统中蕴含的深刻道理,把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作为必修课,增强纪律意识,严格遵守廉洁从业规定,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。
冬至祭祖念亲恩,铭记英烈承古志。在冬至节气,民间有祭拜先祖的传统习俗,回忆故人事迹,学习前人精神。在崇廉尚廉的道路上,不能忘记革命先烈和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。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,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、明确方向。党员干部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、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吸吮丰厚历史养分,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、凝聚力量,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、砥砺品格,让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,用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,努力创造不负先辈期望、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。
寒雪冬至迎岁末,把好“廉”关收年官。在迎接岁末年终的寒冬时节,干部职工们要鼓足干劲不松气,坚决与消极的松懈情绪作斗争,保持好政治定力,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,紧绷纪律之弦,坚守廉洁底线,坚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、正本清源,弘扬清正廉洁、担当作为的时代新风,以新风正气祛除歪风邪气,不断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,要学习青松立根破岩之中“千磨万击还坚劲”的精神,总结好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,存育积蓄新的力量,为新的一年打好基础,迎着凌冽的寒风,坚持跑好2023年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全力以赴把好“廉”关、收好年官、谋好新篇、开好新局!
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附件打开出现错误解决方法